一、應用案例背景
浙江金華電力設計院前期經過對山東容弗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智能變電站設計系統的試用,逐漸認可了山東容弗設計系統的邏輯思路與具體功能。金華院與山東容弗于2015年7月左右簽訂了銷售合同,在合同中,山東容弗做了鄭重的售后承諾:電話咨詢24小時服務,若客戶需要,會派服務人員現場支持。
220kV湯溪變電站在2015年11月下旬已經完成了施工圖的出具,在11月底之前需要出具光纜清冊、物理裝置連接圖、尾纖聯系表等設計成果,因此由山東容弗的設計人員現場配合設計師完成了物理回路的設計,出具了220kV湯溪變電站物理設計方面的圖紙與報表。
二、變電站基本情況
變電站名稱 |
220kV湯溪變電站 |
電壓等級 |
220kV |
主變數量 |
2臺,3圈變 |
主變電壓等級 |
220kV/110kV/35kV |
220kV側接線形式 |
雙母線接線 |
110kV側接線形式 |
單母線分段 |
35kV側接線形式 |
單母線分段 |
220kV側出線 |
4回 雙龍1線、雙龍2線、南竹1線、南竹2線 |
110kV側出線 |
4回 下潘1線、下潘2線、瑯琊線、蔣堂線 |
三、物理回路設計功能應用
為了節約設計用戶的設計時間,山東容弗售后服務人員提前配合用戶承擔了一部分工作,包含小室的建立、智能裝置數量及類型的建立、屏柜數量類型的建立,為物理回路設計基礎數據做了全面的準備。具體的設計過程如下:
1)自動解析物理端口
目前智能站二次設備廠家提供的ICD文件,一部分已經將裝置背板的信息集成到了的ICD文件中,山東容弗的設計系統通過解析ICD文件中Communication部分的內容,將物理端口以板卡型號、端口名稱、端口類型的方式作為裝置的屬性展示出來,如下圖所示,作為光纜纖芯連接的基礎。
2)在物理設計過程中,按照主變間隔、線路間隔、母聯間隔、分段間隔的順序進行纖芯的連接,設計連接過程如下圖所示:
注:若兩側屏柜之間采用尾纜連接,則直接進行纖芯連接,不需要連接跳線。
3)光纜組完之后,可進行核對,查看,導出光纜清冊表、尾纖表、光纜光纖標簽表等報表。
4)光纜經核對無誤之后,自動生成CAD格式的物理裝置聯系圖、尾纖聯系圖、柜內光配圖等圖紙,作為設計成果提交。
四、案例應用過程中的問題及解決情況
1)問題1:光纜型號的添加中,套管數與纖芯數的關系未明確,如:4芯鎧裝光纜,套管數選擇4,纖芯數選擇1。導致組纜后輸出的光纜纖芯顏色全部一致。
解決方式:
明確在光纜型號中,套管數與纖芯數的正確關系,如4芯鎧裝光纜,套管數應為1,纖芯數應為4。
山東容弗服務人員利用晚上休息時間將已經組完的光纜導出為參考報表,刪掉已經組完的光纜,重新定義套管數與纖芯數,參照參考報表的組纜方式重新進行光纖組纜,恢復到設計師白天進行的設計進度。
將此處容易混淆的設計點通知容弗其他的服務人員,避免在設計過程中出現類似錯誤。
2)問題2:目前設計系統支持間隔復制與間隔匹配功能支持同類型間隔中相同設備之間的纖芯連接的復制,而不支持光纜的復制。
解決方式:
通過對需求的分析及討論,找到了典型間隔光纜復制的實現方法,并承諾在產品下次發版中實現此功能。
在2015年12月10日進行了新版本的發版,將版本及更新說明發送設計師,為設計師開展下一次的工程設計做好準備。
五、容弗寫給客戶的話
通過配合金華電力設計院設計師完成湯溪變電站物理回路的設計,設計師客戶提出了如光纜復制、公共部分連接提示、光纜型號正確匹配等完善產品功能的良性建議,讓我方團隊在慚愧的同時更加堅定了改進產品的決心。雖然我們還沒有巨大的羽翼承載使智能變電站設計簡化到極致的夢想,但是山東容弗攜著專業、努力、客戶的信任、精誠合作一起前行,必會以最佳速度到達我們夢想的制高點。